“以病人为中心”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探讨
摘要:目前,大型公立医院的收入分配是建立在各科室效益和个人工作的基础上,并未将医院的“消费者”——病人的就医体验作为分配的一个重要依据,这违背了公立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的宗旨及其公益性,也不利于医院自身的发展。本文重点探讨“以病人为中心”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的措施和意义。
关键词:公立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绩效工资
一、公立医院现行收入分配制度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分配机制做出了明确的指导, 把医疗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是按政策规定,与职工职务、职称、工龄挂钩的相对固定的薪酬工资;而奖励性绩效工资顾名思义是体现职工的业绩,突出业绩报酬的那部分工资, 主要与工作量和实际贡献(医院效益)挂钩,一般以奖金的形式发放给职工。基础性绩效工资有相应的标准,相对固定,是医院职工生活水平的基本保障。而奖励性绩效工资则是根据所在科室的效益及个人的工作量进行分配,是“效益”导向型的分配方式,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医疗人员的积极性,然而公立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这种分配方式缺少了公益性质的考量,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二、现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实行医药分开改革后,医院的药品收入不参与医疗人员奖金的分配,但仍不可避免医生院内开药,院外拿回扣的现象存在,医生仍有因利益驱动而开大处方的冲动;手术中用到材料特别是一些高值耗材不属于药品的范畴,可以参与到绩效的分配,个别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会首选一些自费的高值耗材,而不是根据实际需要使用,过度医疗的新闻屡见报端,加重了病人的负担。
(二)检查收入的提成容易让医生在为病人看病时,无视病情需要开出标准化的检查单据;对外来的检查化验结果通常不予采信,重复检查现象严重。在加重病人负担的同时,对宝贵的医疗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三)工作量的考量让医疗工作人员追求数量而降低服务质量,在与病人的接触中缺少了交流和沟通,降低了病人的就医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矛盾冲突。
三、建立“以病人为中心”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单纯靠医院医德医风教育而期望医疗工作人员能够完全遵循职业道德,在物质社会的今天并不现实。为此,公立医院有必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将每个患者当做医院宝贵的消费者,而不是求医者,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疗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使其满意程度直接与工作人员的绩效挂钩,从而引导医疗工作人员的行为,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工资分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