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马克思与青年恩格斯的学术关系
文献学研究结论。马克思在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旁边加上了“批判的批判者”、“晚饭后从事批判”等语句,并写道:“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现实的运动,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广松涉认为这实际上是马克思将恩格斯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不是作为理想和运动,而是作为应该建立起来的状态的论述推翻了,因为马克思的这段话与恩格斯的主张显然是矛盾的。恩格斯是将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应该建立的社会体制、最终的社会体制来思考的,而马克思还没有达到这样的认识水平,因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还有这样的话:“共产主义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形式”。在广松涉看来,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在共产主义论上存在过不同的见解,而恩格斯走在了马克思的前面。
第二,“最初的文本”将恩格斯1844年11月19日致马克思信中体现出来的想法具体展开了。在这封信中恩格斯说:“如果要使我们的思想,尤其是要使我们的‘人’成为某种真实的东西,我们就必须从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出发;我们必须从个别物中引申出普遍物,而不是从本身中或者像黑格尔那样从虚无中去引申”。广松涉认为,后来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经典表述的诸论点基本上都以完整的形式出现在恩格斯“最初的文本”中。这些论点包括:(1)从“现实的个人”,也就是说从“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个人出发;(2)用黑格尔的语义将这一条件的整体,即“在过去的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关系”称为“市民社会”,并认为正是“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3)“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4)那是起因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广松涉还以“分工”概念为例,指出“最初的文本”中对“分
第二,“最初的文本”将恩格斯1844年11月19日致马克思信中体现出来的想法具体展开了。在这封信中恩格斯说:“如果要使我们的思想,尤其是要使我们的‘人’成为某种真实的东西,我们就必须从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出发;我们必须从个别物中引申出普遍物,而不是从本身中或者像黑格尔那样从虚无中去引申”。广松涉认为,后来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经典表述的诸论点基本上都以完整的形式出现在恩格斯“最初的文本”中。这些论点包括:(1)从“现实的个人”,也就是说从“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个人出发;(2)用黑格尔的语义将这一条件的整体,即“在过去的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关系”称为“市民社会”,并认为正是“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3)“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4)那是起因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广松涉还以“分工”概念为例,指出“最初的文本”中对“分
Tags: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下一篇:新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