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政治类论文 > 农村问题 > 正文阅读资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研究

[作者:赵意焕[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贫穷,收入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文化教育条件差。欧洲的农村被赞誉为“桃花源”,地广人稀的加拿大农民中多数有研究生学历,美国的农村更是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中国能否在2020年实现基本现代化和全面小康,关键就看能否把中国的农村建设为现代化的农村,能否把农民塑造为现代化农民。而现代化不能脱离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其主要依托是互联网。互联网不仅是互联互通的现代信息网络平台,更是个资源平台,是提供发展信息和发展机遇的平台,是充分体现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平台,是普通民众直接参与社会的发展建设的平台,也是解决诸多社会矛盾纠纷、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平台。   二、城乡一体化对农村信息服务的内在要求   从本质上讲,城乡一体化就是谋求城市与乡村的共赢共生和协调发展,是城市与乡村的社会、文化、经济等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信息的客观性、动态性、传递性、共享性、不完全性和可伪性决定了信息是组织的保证、管理的基础、决策的依据及控制的灵魂[2]。不仅如此,在信息社会,人类更加关注人类社会自身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需求日趋个性化和多样性,如果不能充分享有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许多问题就无法根本解决。   提供信息服务是城乡一体化所处时代的内在要求。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目标处于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否能够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是否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对于每个公民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信息时代以信息的海量性和即时供给为特征,以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为特征。科技文化知识在信息化社会得以加速积累、形成和传播,如果不能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就无法紧跟时代步伐,总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当然就不能富有成效地发展自身、发展经济。   提供信息服务是城乡一体化中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在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实现公共服务供求中的信息共享机制,有利于有效公共服务均等化[3]。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公共服务既包括公共的基础设施、文化教育设施、休闲娱乐设施的供给,也应包括信息服务内容的供给。中国农民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群体,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社会认识和需求,只有通过现代信息服务的供给和使用,才能有效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需要。三、现阶段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要供给途径及存在问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