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政治类论文 > 农村问题 > 正文阅读资讯:农村消费方式变迁及其作用消费增长的机理

农村消费方式变迁及其作用消费增长的机理

[作者:胡绍雨等[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方式从与传统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分散化、个体化、封闭性、低层次的传统消费方式,逐步向集中化、社会化、市场化、重视享受与发展的现代消费方式转变;其中,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从“贫困—温饱”到“温饱—小康”再到“小康—全面小康”的三个阶段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消费习惯、消费者的自我认同、社会分层属性、区域位置、消费制度、家庭生命周期以及家庭收入是影响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方式及其演进方向的重要因素。消费方式的变迁可以直接带来消费量的增加,而消费方式的变迁综合地取决于农民自身因素、农村客观环境因素和农民收入;同时推动消费方式变迁和农民收入增加,可以用较小的社会变革实现农村消费的较快增长。因此,新农村建设应“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三者并重,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农村消费。 
  关键词:农村消费;消费方式;传统消费方式;现代消费方式;耐用消费品;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农民增收;扩大内需 
  中图分类号:F014.5;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4)05002208 
  一、引言 
  消费问题一直是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和前沿内容之一,历来是经济研究的热门话题。国外对居民消费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消费经济和消费函数领域。曼昆(1982)认为耐用品的购买过程接近于随机游走;杜宾和麦克方登(1984)讨论了耐用品的选择和对电力的引致需求;巴伊兰和布林德(1987)则建立了一个耐用品购买理论。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 学术界对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习惯,即消费结构的研究,既有比较静态分析,也有动态分析(齐福全,2007;张凡永,2007)。二是对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李宝库(2005)基于大量的营销调查数据, 提炼出农村居民消费模式,探索性地提出了农村消费模式研究的分析路径。随着家电等耐用品在城镇市场的饱和与过剩,国内学者开始重视关于农村耐用消费品研究。同时,研究领域从消费函数的解释和适应性研究,扩展到对假设条件的修订和制度层面的探索;研究对象也从食品、家用电器、日常用品等一般消费品扩展到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各类消费品。 
  但是,在众多的研究中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关于消费问题的研究往往注重现象描述和数据验证,而忽视对内在消费行为及其变化成因的分析,将消费问题从“消费现象解释”到“消费行为推演”再到“深层次原因剖析”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尤其是对消费行为变迁作用消费增长的机理缺乏深入探讨。有鉴于此,本文将在总结我国农村消费,尤其是耐用消费品消费方式变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消费函数(广义的恩格尔曲线)模型探讨消费方式变迁影响消费增长的作用机理,以丰富和拓展有关理论研究,并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消费,有效扩大内需提供政策参考。 
  胡绍雨,申曙光:农村消费方式变迁及其作用消费增长的机理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