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政治类论文 > 农村问题 > 正文阅读资讯:土地流转对农用水权置换的影响因素研究

土地流转对农用水权置换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郑志来| 打印 | 关闭 ]

摘 要:针对土地流转与农用水权置换交叉研究存在不足,从土地流转在经营规模、经营主体、交易成本等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土地流转前后如何影响农用水权置换,在农用水权置换上,土地流转解决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农业节水设施规模效应不足挤占农业节水供给,经营主体之间博弈和“反公共地悲剧”对农业节水设施投入不足,交易成本存在影响农用水权置换等问题。建议政府应在制度方面规范好土地流转和农用水权置换市场。 
  关键词:土地流转;经营规模;交易成本;经营主体;农用水权置换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正确引导土地流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细碎化和经营主体散户化的格局逐步改变,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了3.4亿亩,流转比例达到26%,耕地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大户达到了287万户,家庭农场达到了87万个。土地流转带来了土地细碎化和农业散户向土地规模化和农业大户显著转变的新格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土地流转这一变化如何影响用水户的节水行为,而农业用水户节水行为变化必然对农用水权置换产生影响。目前国内外对于土地流转和水权转让单方面研究比较成熟,关于土地流转方式、土地交易与收益问题研究,如(Anka Lisee,2008)认为模式化的交易有利于土地流转,(赵晓秋,2009;吕晨光,2013)提出交易成本、产权界定、保障机制等方面是影响土地交易重要因素,(彭文英,2008;李中,2013)指出土地价格和收益分配制约着土地流转可持续发展。关于土地流转权属和同地同价同权问题研究,如农村家庭、生产方式、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等影响土地产权(Ruden,1999)及土地产权高度集中对土地流转不利(Tasso,2008),我国的土地制度是制约集体土地同地同价同权和城乡差距的根源(刘国宁,2011),细碎化土地产权改革有利于土地流转(连雪君,2014)。关于水权转让研究,汪恕诚、胡鞍钢、孟志敏等较先提出建设水权市场的理念,胡继连、葛颜祥设计出了水权市场的基本结构,阐明了水权市场的运行机制。(Robert R.Hearne,2007)对智利1990 年以来的水资源 “农转非”现象研究,提出了通过水权市场的等价交换机制;(Marchiori C,2012)提出水回购来解决水资源不足和过度开发;(姜东晖,胡继连,2011)认为农用水权的市场化流转不仅能够激励农业节水,还具有其他方面的社会经济效应;(黄红光,2012)提出农用水权有偿转让,让价格起主导调节作用,政府对水权转换的主体、客体、价格及程序进行监督管理等运作要点;(何宏谋,2013)从技术体系、管理体系、监测体系“三个体系”来研究引汉济渭水权置换;(冯峰,2014)提出了黄河流域宁蒙地区二期水权转让4种模式。但是,将土地流转和农用水权置换两者交叉研究涉及较少,本文基于家庭联产承包制向土地流转转变带来了经营规模、经营主体、经营方式新格局,研究这些因土地流转变化的因素对农用水权置换影响。 
  一、 经营规模对农用水权置换影响研究 
  (一)土地流转经营规模现状分析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全面调查数据开展变更调查,截至2013年底,全国耕地面积为20.27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52亩。根据各地土地流转后调研结果,一年两熟地区户均耕种面积在60亩左右,一年一熟地区户均耕种面积在110亩左右。不难看出,土地流转后农户在经营规模上得到了显著提高。土地流转带给经营主体最显著变化就是经营规模由流转前的“散、众、小”转变为流转后整体成片的适度规模化耕地。适度规模化改变了以前耕地细碎化问题,农户拥有耕地在空间上存在分布面积小、数量杂乱、土地面积分割损失、农业现代化物理障碍等特点,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其规模效应得不到体现,内在原因就是生产要素投入的次优选择和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损失,从而外在表现就是土地平均收益低于流转后平均收益,(苏旭霞,2002)通过统计模型模拟流转后土地粮食产量高于流转前土地细碎化水平。同时,从调研结果看我国土地流转后规模是适度规模化,一方面农户资金、经营能力受到制约,另一方面过度规模化也会带来其他管理成本急剧上升,会出现规模不经济。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