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政治类论文 > 社会主义 > 正文阅读资讯: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石

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石

[作者:腾翠华[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既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命题拟置的理论源泉,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演绎的指导思想。”[16]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以科学的实践为纲领,致力于改变城乡文化二元化结构,努力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正在“五位一体”建设的同步态势中发挥着杠杆支撑功能,已经成为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方式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民生国策。因此,城乡文化一体化既是新时期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又是指导城乡文化建设的全新发展观。 
  (二)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实质 
  任何理论都有自己的主题,理论主题通常表示某种理论针对何种问题而来,它要解决什么样的重大现实问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三农”问题的根蒂所在。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和要素,破除文化领域的二元结构,是破除整个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步骤和环节。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三农”问题的根蒂所在。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是当时巩固社会主义新生政权的最可能和最现实的选择。这种选择既使中国迅速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又使国家实行了户籍制度、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城市就业和福利保障等城乡二元化制度设计。在不破除这些二元体制的前提下解决“三农”问题,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而真正认识到这个症结所在,还是最近这些年。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任务基础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17]从而使解决“三农”问题进入了目标明确的实质推进阶段。 
  从我国城乡文化差别来看,二元化的制度对固化和强化城乡差别、造成城乡二元结构及其长期倾斜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理论实质或根本任务就是破除城乡文化二元结构体制,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从本质上看,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尊重城乡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着力破除文化二元体制的束缚,消除城乡文化鸿沟,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文化权益和发展空间,建立新型城乡文化关系,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可以说,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思路、大战略。但它绝非“削峰填谷”,而是在补齐“短板”的同时,让“长板”更长,最终实现城乡文化差异互补基础上的共赢与融合,进而达到一体化的理想境界。 
  四、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内容 
  (一)以加强和改善文化民生为理念,牵导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加强和改善文化民生,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成为城乡文化发展新的价值理念、现实关切和政策取向。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作为“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的重要方面,并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改革目标;再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命题”作为议题,提出到2020年要使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并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一直到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并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等,处处彰显着我党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文化上的高度自觉、文化民生上的主动担当。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领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精髓,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更是引领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一条红线。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特别注重理想、信仰的价值和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着力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调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2014年2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具体到城乡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就是要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各种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调动城乡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积极营造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推动人们在为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质、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三)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平台,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战略部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提出的时代背景之一,就是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尤其农村文化明显滞后,影响新农村建设步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此战略高度上强调,“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18]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也就成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载体依托和重要抓手。具体而言,从实践取向上,要以农民、农村和中西部偏远地区为重点,在财力、人力上给予重点倾斜;从发展机制上,要使城乡文化资源优化配置,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从发展路径上,要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原则,不断增加农村文化服务的供给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差距等。可见,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必须紧扣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内涵,契合其主题要求,把握其建设机制,才能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平台。 
  (四)以农村和中西部基层地区为重点,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农业大国的实际,客观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在“保基本、重基层、惠民生”。因此,城乡文化一体化在实践过程中,要以农村和中西部基层地区为重点增加文化服务总量,推动文化资源和公共财政向基层农村倾斜,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坚持公共文化的重点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导向,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坚持从群众文化需求入手,着力解决基层文化建设中的基本设施、基本队伍、基本保障、基本服务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城乡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努力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体区域。
    (五)以统筹城乡为根本方法,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基本方略。我们讨论城乡统筹,不能仅仅讨论经济上、福利上怎么统筹,更应该关注文化上怎样实现统筹。文化统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是正确处理城乡文化领域内部矛盾和外部失衡关系的科学思路和根本方法。并且,“自觉统筹中国城乡文化发展,是衡量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尺度”[19]。因此,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就要坚持用统筹的理念和方法,着重从城乡文化制度功能和发展规划上,统筹好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国内和国外文化资源等重大关系;就是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农村对城市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建立城乡文化互动互促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要统筹好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文化建设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其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黄枏森,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2]祝影.城市化的人类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1,(4):34-37. 
  [3]杨玲.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5,(9):23-26. 
  [4]高善春.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0,(6):32-3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733. 
  [6]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30-131. 
  [7][8][9][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240、243、27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0.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4. 
  [12][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114. 
  [15]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8. 
  [16]王列生.科学发展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2-08-21. 
  [1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2. 
  [1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3. 
  [19]李君如.文化自觉与城乡文化统筹[N].北京日报,2012-03-12.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