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意识
摘要:中国的现代化带来了中国公民意识的觉醒。文章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探析中国人公民意识的发展历程,并进而分析公民意识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现代化;公民意识;发展历程
一、公民意识的概念及内涵
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法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它表明一个人对该国的隶属关系。公民意识是民众在民主政治时代必须具备的一种社会意识,即民众不仅在法律上取得公民资格,而且能够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能进行独立的、理性的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以影响政治决策,使政治行为的效果朝着更加合理合法的方向发展。
公民意识作为对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在本质上必须呈现为与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主体自由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并表现为合理性意识、合法性意识和积极守法精神,从而构筑了社会成员对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选择的价值原则和基准。公民意识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民族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先决内容。民无国而不立,公民是社会成员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角色,公民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了要以国家利益为先,自觉以公民的角色保护国家利益、保卫国家安全。二是主体独立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首要内容。公民与臣民是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臣民意识是封建制度下的奴仆意识,是反民主的专制意识。而公民则摆脱了依赖的思想,能自觉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存在,能有目的地参与社会活动、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并具有独立自主性、自由自觉性,其行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三是权利与义务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公民在享有法律所给予的各项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权利和义务是每个公民必备的,无权利的思想便丧失了自由公民的资格,而不讲义务的权利则成为一种特权。公民应该重视并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
二、历史上公民意识的发展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嬗变,它标志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如何实现现代化,重构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形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进程的主题。
第一阶段:1840—1949年国家民族意识觉醒时期。英国炮舰轰开了中国紧闭的门户,中国自我封闭的社会体系终于被打破,昔日天下之“中心”沉沦为西方世界之半边缘,中国面临亘古未有之严峻挑战。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就开始在这历史的沼泽地中不断地寻觅,中国人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也在逐步地觉醒。
1.1840—1860年。秦汉以降,在大一统的专制政治统治下,广大人民群众成了依附于封建地主国家的“臣民”了。以“家族一皇权”二者关系为轴心的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无“个人”、无“社会”的社会,她以个人的人身依附关系为条件,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对上是“臣民”、“忠顺良民”,对家族是孝悌为本、光宗耀祖的“孝子孝孙”,因此从经济上、政治上,中国古代社会都不可能产生所谓“公民”。这个时期,爆发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但清朝统治者依然死死地抱住“中国中心”的残破罗盘,牢牢地掌握着封建统治权,对西方态度的转变也仅仅从“以商制夷”转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2.1860—1919年。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的现代化开始缓慢启动了。现代化的领导精英最初来自清王朝的官僚士大夫上层阶级,后来逐渐转向接受西方影响、具有科举功名的中下层士绅。现代化是在传统制度和权力结构的范围内进行,由器物技能层次的现代化(自强运动1860—1894年)、制度层次的现代化(维新运动1895—1898年)、思想行为层次的现代化(立宪运动1905—1911年)组成。在这50年中,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文化价值观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瓜分的狂潮和八国联军侵略激起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政治民族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的觉醒,从而使现代国家意识被引入反帝斗争和现代化运动之中。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兴起,新兴平民知识分子和留学生登上中国政治舞台。这个时期,中国的思想界有了很大的转变,改变国人的思想、效仿西方学制、转变教育方式等各种运动都力图从开启民智人手,引导传统中国转向西方,寻求新的价值——现代性。如:梁启超“以造就国民为目的”的“新民说”,便认为教育应该培养民众的国民思想、权利思想、政治能力、冒险精神以及公德、私德、自由、自治、自重、尚武、合群、生利、民主、毅力等品质;蔡元培在谈及新教育之方针时,更主张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而公民道德之要旨在于“自由”、“平等”、“博爱”。虽然由于当时的社会并未从根本上脱离封建专制的统治,新教育不可能付诸实施,但它是中国的一次思想启蒙,有力地促进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解放。
3.1919—1949年。“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精神;反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家族观念,主张个性解放;批判封建等级观念,主张自由平等;反对迷信、盲从,发扬科学精神等,以此拉开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序幕。辛亥革命打破了两千年来“家天下”的世袭王朝体系,导致了政治权势大转移、社会权势大转移。辛亥革命以后中国进入社会变革加速的新时期,广泛的民族觉醒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界对现代化的理解内涵就是科学化和民主化,到了新文化运动之后,民主共和、法制精神开始在广大民众的思想意识中生根,公民教育才有实施的可能。到1922年壬戌学制公布之后,作为独立学科的“公民科”及其课程标准的产生,学校生活中公民训练的广泛开展,才标志着我国的学校公民教育正式发展起来。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常年战争不断,社会不稳定,任何的努力也只能是一种尝试。
第二阶段:1949年至今。公民意识逐步发展时期。1949年我国社会摆脱了封建、殖民的统治束缚,已具备了包容现代化的政体条件,公民的身份有了政治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中国人的公民意识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在向前发展。
1.1949—1979年。1949年以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开始建立,由于受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制约,学校的公民教育更多的是以政治教育、纪律教育来替代道德教育、公民教育。虽然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但由于长期忽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由于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重视民主氛围的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缺乏,人们依然存在着带有臣民意味的群众心理意识。
2.1979至今。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经济体制转轨,我们用历史教训换来了包容现代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