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
【内容提要】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产生与“二次革命”的失败有关,也是他向苏俄学习的结果。“以党治国”思想内涵包括用党的主义治国,用党的理想、组织纪律、奋斗目标等凝聚人心。“以党治国”思想对20世纪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政党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摘 要 题】近代人物
【关 键 词】孙中山思想/以党治国/形成/影响
【正 文】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政党对于国家的支配,以至于政党与国家合而为一的党化国家建构,人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一是从历史经验和教训的角度;一是从国家结构与运作机制的角度。从这两个角度看,20世纪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国民党和共产党这两大政党对于中国现代国家形态的建构都发生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政党与国家实质上合而为一的国家建构,与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的“以党治国”思想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密不可分。关于孙中山的政党思想,我在10多年前曾多次专门论述和分析过,近几年我还就孙中山辛亥革命后对政党体制的选择,做过进一步的探讨(注:王业兴:《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行政管理格局的形成》,《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论孙中山的政党思想》,《学术界》1994年第3期;《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政党体制的选择》,《历史档案》2004年第3期。)。本文就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及其产生的影响再做些论述和分析。
一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之初,并没有产生“以党治国”的思想,只是在经历了以英美为蓝本的政党政治在中国实践的失败和革命党的重重挫折后,经过了一番政党体制的比较和选择,在苏俄的直接影响下,才开始把苏俄政党体制当作最先进的政治文化加以学习,最终“以俄为师”,提出“以党治国”的思想。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产生与“二次革命”的失败有关。“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总结其原因,乃“同党人心之涣散”。认为不服从、不统一,尤其是不服从一个领袖的命令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此,孙中山开始建立绝对服从他个人的中华革命党。为了建立领袖权威,孙中山提出党员必须绝对服从党魁的命令,“如有二心,甘受殛刑”(注: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162页。)。中华革命党总章规定:“凡进本党者,必须以牺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权利,而图革命之成功为条件,立约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