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政治类论文 > 政治探讨 > 正文阅读资讯:广东“网络问政”现象的再思考

广东“网络问政”现象的再思考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与公民之间成功的政治沟通“上下平衡”的特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纵向民主”在互联网政治沟通上的生动体现。当代广东“网络问政”是互联网时代广东地方官员主动契合公民表达诉求的开明之举,既充分展示了地方政府的社会动员力,挖掘出以“岭南十拍”为代表的关于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的民间智慧;又通过设置话题、举办网民集中反映问题交办会等方式,让公民的表达诉求既得到充分回应,又被界定在不危及社会稳定的空间之内。
  结语:如何理解中国互联网政治沟通中的政府角色

  知识分子的责任是记录历史,对于这场“网络问政”,还有太多将要发生的细节值得我们期待和剖析,但其基本走向是可以被确定的:这是一场地方政府与公民合力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政治沟通试验。广东“网络问政”中已发生的故事再次说明,互联网提供的只是一种变革社会政治生态的潜力而已,“在决定技术如何被使用的过程中,政府或个人的政治需要常常起了关键作用”。

  进一步的问题,就是如何寻找超越“公共领域”视角的可能性,理性地剖析当代中国互联网政治沟通中的政府角色了。在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全面向西方靠拢的背景之下,用源自西方的理论范式剖析中国问题已成流行趋势。“公共领域”范式下对当代中国互联网政治沟通的观照,提问的重点是互联网是否能带来一个相对独立于政府的公民自由表达意见甚至组织社会运动的园地,其中体现的是西方学术界构建的问题意识,而广东“网络问政”中体现出来的政府与公民在政治沟通中的积极互动相对于当代中国政治生态的重要性则被消解。

  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管理社会的传统单位模式已随人员流动性的增加而逐渐式微,脱离单位的“体制外”公民越来越多,政府成了人们利益诉求的主要指向者,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的针对政府的群体性事件即为例证。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各级政府能否突破信访、内参等传统政治沟通手段的现实障碍,在“网络问政”中迅速回应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的同时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这是我们眼中当前中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联网政治沟通最迫切的目标。我们认为,与其追求一个在中国历史和现状中都不存在的想象中的“公共领域”,倒不如寄希望于现实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政治沟通的切实推动。中国各级政府有可能将互联网上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