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摘要:我们党明确提出政治文明这个概念,表现了我党建设思维的发展与转换,体现了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体现了我党越来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纳入整个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大道。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面向当今世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关键词:政治文明/人类文明/全球化/协调发展
一、我们党明确提出政治文明这个概念,意味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人们一般认为,文明是指脱离了蒙昧状态和野蛮状态的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通常讲,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主要体现于进步的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设施和政治法律行为。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历史范畴。马克思曾在人类社会真正进步的意义上广泛使用“文明”这个词。他甚至认为共产主义才是人类文明史的真正开始。马克思也使用过“政治文明”这个词。理论界公认的看法是,马克思关于政治文明概念的早期表述,是在1844年。这是马克思在拟定《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时提出的。“草稿”所列的九条简明写作计划有关于集权制和等级制、集权制和政治文明的表述,涉及到对政治文明的理解。另外,马恩和列宁的许多经典著作,如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论国家》等著作中都蕴涵着关于政治文明的深刻思想。在我们党的文献中明确提出“政治文明”,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使用了“政治文明”这个范畴。他提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同志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直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命题,把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按照报告主题的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对其实现途径、根本要求作了深入的阐发。这样,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整体的理论,不只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而是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内的,互为条件、互相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由此,我们可以认为:
1.这体现了我们党越来越能自觉地把党的自身建设与党的整个事业纳入人类文明发展史之中,这表现了我们党关于党和社会建设思维的发展与转换。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这里包含的意思启示我们:一是不要割断历史,也就是说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事业,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延续,不断创造新的更高程度的文明,是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趋势;二是不要割断与当代整个世界的联系,共产党领导人民所建设的事业,是与全世界人类文明共同发展、密切联系的。在我们党的历史进程中,的确曾经有段时间对这个问题认识并不十分清楚。比如,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并没有全面意识到与世界各国加强广泛联系的深远意义,割裂与外界的联系,满足于在封闭的环境中自我发展。又如,在对待人类文明成果方面,过去曾过分强调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的文化冲突一面,忽视了连续性、继承性一面。割裂了历史连续性,就割断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链条,这很容易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孤芳自赏。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并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高度,充分强调其深远意义,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这个问题上思维模式的转换。
2.这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我们党对于“三个文明”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文革”时期,忽视经济建设,忽视物质文明的发展。这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出现偏差,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出现了暂时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物质文明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这是党在总结经验教训中对社会主义认识深化的结果。当然,实际生活中,后来也曾一度出现对于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的情况。邓小平同志尖锐指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成为突出强调的重要问题。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高度的精神文明,到党的十六大首次把政治文明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明确提出来,讲到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看到,正是在不断拓展视野、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中,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发展观,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整体框架。这表明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
3.这体现了我们党越来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纳入到全球化的大潮中。所谓全球化,形成着这样的趋势,人类不断跨越民族和国家界限,超越制度和文化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交流、对话、协调和沟通。世界各国都讲全球化,而一些发达国家所讲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代表人类进步潮流的全球化,总是要走向整个人类真正文明进步的全球化的。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是要在加强自身建设和走向世界中使我们的事业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要推动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我们在过去的实践探索中曾经出现过难以避免的曲折和失误,在新世纪中,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必须对以往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实践,其中包括政治文明建设,进行深刻反思,通过改革和创新,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道路,承担起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使命。
二、要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面向当今世界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并面向世界,妥善地处理好批判和继承的关系,既反对简单的照搬照抄,又要善于汲取中外历史上的政治思想精华。我们要研究借鉴近代以来一些国家的思想家提出的民主思想、法治思想以及“权力制约”思想等等。但是我们的政治制度又在根本上不同于西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在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当前我们要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基本内容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支点。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主体结构。
从一般意义上说,政治文明的保证在于搞好制度建设。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