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政治类论文 > 政治探讨 > 正文阅读资讯:探析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

探析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把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与法制紧密联系起来,用日益完善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把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民主原则、民主程序予以确定和巩固下来。这样,邓小平就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这是邓小平在这方面的重大历史性贡献。虽然邓小平仍然.没有使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概念,但在其思想中却已明显凸现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丰富内涵。例如,在他主持下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于1986年9月28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崎良明显,这里是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来部署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已经蕴涵着建设社会主界政治文明的思想,而且还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凸现出来,把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并列,一起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一个新的科学概念的提出,往往需要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也是一样。虽然我们党在这方面已有大量的实践创新和理论概括,但一直截止到20世纪末,我们党却一直没有明确使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曾作过多次理论概括,如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改造社会的成果是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改造,社会制度的进步,最终都将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这一段论述,从理论上概括出了两种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却还没有提出和界定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进步的文明属性,而将政治列人了精神文明的范畴。199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按照这样划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科学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系统的结构相应地就应该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直到新世纪之初,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才明确使用了“政治文明”的概念。他提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这一理论的新突破,己接近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在此基础上,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重要命题。他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同年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的讲话中又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至此,我党就把政治文明从精神文明的范畴中分离出来,一将它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共同确定为社会文明结构中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不但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文明属性,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社会主义文明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并对其实现途径、根本要求作了深人系统的阐发。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形态的整体,就不再只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而是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体。党的十六大在这方面的理论创新,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它不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新境界,而且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Tags: